2025年4月29日,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千金药业”,600479)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,报告期内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.30亿元,同比下降4.44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31亿元,同比下降27.98%。值得注意的是,公司研发费用大幅增长61.70%,这一增一降背后,千金药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?
营收微降,主动收缩低毛利业务
千金药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6.30亿元,较去年的37.98亿元下降4.44%。从业务板块来看,药品生产销售业务收入18.70亿元,占比51.52%;药品批发零售业务收入14.99亿元,占比41.30%。
公司表示,营业收入略有下降主要源于主动收缩低毛利药品批发业务。数据显示,药品批发零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2.39%,而核心工业企业收入保持稳定增长,医药工业营业收入19.3亿元,同比增长4.35%。这表明千金药业在业务结构调整上有所动作,聚焦核心业务,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。
净利润下滑,研发与成本因素并存
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.31亿元,同比下降27.98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.19亿元,同比下降27.92%。基本每股收益为0.5579元/股,同比减少26.43%;扣非每股收益为0.5294元/股,同比下降26.28%。
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,一是研发费用投入加大,2024年研发费用为2.20亿元,同比增长47.72%;二是原药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,营业成本为19.46亿元,同比下降4.90%,但仍对利润造成一定压力。
费用增减不一,研发投入决心大
销售费用略降,因收入下滑调整
2024年销售费用为8.49亿元,同比下降6.06%。公司解释主要是因收入下降所致。从具体构成来看,差旅办公及市场维护和促销费4.66亿元,占比54.85%;人工成本3.05亿元,占比35.90%。虽然销售费用有所下降,但公司在市场推广和人员投入上仍保持一定规模,以维护市场份额和推动产品销售。
管理费用上升,战略与数字化投入
管理费用为2.90亿元,同比增长10.10%。主要原因是公司寻求发展,增加战略人才储备与数字化投入。在人才战略上,千金药业成立多个柔性小组,招聘高质高潜人才,并对内部员工进行轮岗培养。在数字化方面,上线多个系统,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管理效率。
财务费用改善,利息收入影响
财务费用为 -2706.06万元,去年同期为 -4410.11万元,同比增长38.64%。主要是因公司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所致。尽管财务费用有所增加,但仍处于负数区间,表明公司整体资金较为充裕,财务风险较低。
研发费用大增,创新驱动发展
研发费用2.20亿元,同比增长47.72%,研发投入总额23,453.96万元,占营业收入比例6.46%,占工业收入比例为12.15%。公司在研项目119个,其中中药34个,化药81个,衍生品4个。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,显示出千金药业在创新研发上的决心,旨在通过新产品的推出提升核心竞争力。
现金流有喜有忧,经营稳健投资活跃
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微降,收入与研发影响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.99亿元,同比下降10.01%。主要是因公司收入下降及研发投入增长所致。尽管有所下降,但经营活动现金流仍保持正数,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造血能力依然稳健。
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下降,投资策略调整
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-7.41亿元,去年同期为5.85亿元,同比下降226.64%。主要是因投资净额影响,本期为投资资金,上期为收回资金所致。这显示出公司在投资策略上有所调整,加大了对外投资力度,以寻求新的增长点。
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下降,借款变动所致
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-2.50亿元,同比下降23.82%。主要是因公司上期取得银行借款,本期无借款所致。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变化反映了公司在资金筹集上的谨慎态度,根据自身经营需求合理安排债务融资。
风险与机遇并存,研发创新是关键
千金药业在年报中提到,公司可能面对中药材价格波动、药品质量、行业政策以及研发等风险。中药材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动幅度较大,公司虽采取库存储备等措施,但仍面临一定成本压力;药品质量受原材料品质、生产流程等影响,全面质量管理至关重要;行业政策如集采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对公司经营提出更高要求;研发风险方面,部分在研项目市场价值可能因政策变化而受影响。
然而,挑战与机遇并存。千金药业在中药妇科细分领域具有显著优势,连续十多年保持口服妇科炎症中成药市场第一品牌地位。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,公司有望推出更多创新产品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在行业政策引导下,中医药产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,千金药业若能抓住机遇,加快数字化转型,优化产品结构,有望在未来实现业绩的回升与突破。
总体而言,2024年千金药业在营收和净利润上面临一定压力,但通过主动调整业务结构、加大研发投入等举措,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在应对风险、研发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进展,以评估其长期投资价值。
声明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,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个股、评论、预测、图表、指标、理论、任何形式的表述等)均只作为参考,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。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,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,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、不完整、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,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biz@staff.sina.com.c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