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女人对你有下面这几种态度,那多半是厌倦你了,咱就别再坚持了,没啥意思。
一、对你爱答不理,情感冷淡是前兆
咱先说说这情感冷淡。
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情感休止符”,说的就是亲密关系到了倦怠期的时候,女人常常就会减少和你交流,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。
我之前碰到个咨询的案例,有个姑娘叫小雅,刚谈恋爱的时候,每天都要跟我分享她生活里的各种事儿,今天吃了啥好吃的,明天看到了啥好玩的事儿,那嘴就跟机关枪似的,巴拉巴拉说个不停。
可后来呢,她就不咋说了,我再问她,她就回我个“嗯”“哦”,明显就是在敷衍我。
这可不是简单的沟通方式变了,这说明她心里跟你已经有距离了。
还有啊,神经科学研究发现,人在热恋的时候,大脑里有个奖赏回路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,让人感觉特别开心、特别幸福。
但是日子久了,关系稳定了,这种化学反应就慢慢没了。
这时候要是女人开始不跟你对视,也不咋跟你肢体接触了,那其实就是她在用行动告诉你,“我对你没那么多感情了,咱俩这‘情感账户’都快没钱了”。
二、沟通越来越少,容易把关系搞崩
再说说沟通的事儿。
客户生命周期理论里有个“退化期”,这在感情里也一样。
有些女人啊,老是跟你说“我在忙”“随便你”,这就是在跟你沟通上搞断层,想让这段关系降降温。
有个婚恋机构做过调查,72%的分手案例里,两个人每天有效沟通的时间连15分钟都不到。
为啥会这样呢?
其实就是男人和女人的需求不一样。
男人一般觉得自己做了啥,那就是在表达爱意了,但女人不这么认为,她们更想要的是情感上的共鸣。
我有个朋友叫张明,他对象连续三个月,每天就回他个“在吗”“吃了吗”,他心里可难受了,最后实在受不了,就分了手。
这种沟通上的问题,比外面有第三者还可怕呢。
三、对你依赖变少,需求退化有预警
还有啊,健康的关系得两个人一直有情感投入。
要是女人开始不跟你一起参加活动,也不跟你分享她的生活,甚至都不咋跟你的朋友来往了,那她就是在告诉你,“我对你没那么多需求了”。
有个心理学实验表明,要是两个人疏远超过6个月,这关系想修复,成功的概率还不到15%呢。
这种转变一般有三个阶段。
刚开始的时候,她可能会减少跟你单独相处的时间,这是她在自我保护;接着呢,她就拒绝跟你一起回忆过去那些美好的事儿,这就是情感隔离;到后来,她就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圈了,这就是在重构关系。
我认识个姑娘叫李婷,她发现男朋友连续两周都没主动联系她,她想都没想,直接就分手了。
四、破局有办法,自己成长也很重要
那要是遇到这种情况,该咋办呢?
咱先得学会识别这些信号。
怎么识别呢?
你可以观察一下她的行为模式,如果她连续两周跟你交流都特别少,还老是躲着你,肢体上也很回避,那就有问题了。
再分析一下你对她的感情投入,要是从一开始你主动付出,到现在她都不咋回应,那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有变化了。
还有就是看看你们一起活动的频率,要是下降了30%以上,那可得小心了。
要是想修复关系,也有四个要素。
第一,要学会非暴力沟通,别一上来就指责她,用“我感到……因为……”这样的句式,这样她更容易接受。
第二,重新确认一下彼此的需求,列个“情感需求清单”,看看对方都在乎啥。
第三,制定一个共同成长的计划,比如接下来3个月一起学个新技能。
第四,明确一下个人成长和情感投入的平衡点,别让一方太累。
要是实在不行,该放手就放手。
情感专家王以墨有个“三阶段评估法”。
第一个阶段是冷静期,大概1到2周,你就别再给她投入感情了,看看她啥反应。
第二个阶段是评估期,2到4周,分析一下你在这段关系里投入了多少,时间、精力、金钱啥的,看看值不值。
第三个阶段是决策期,大概1个月,根据前面的分析,理性地决定是继续还是结束。
五、爱是流动的艺术
每段感情都有它自己的发展过程,出现厌倦的信号,就像给咱提了个醒儿。
咱得学会区分这是暂时的倦怠,还是关系真的没法继续了。
要是暂时的倦怠,那就赶紧想办法补救;要是没救了,那就大方放手。
真正的爱情不是永远都不会厌倦,而是两个人能在倦怠的时候一起成长。
就像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说的:“爱不是寻找完美伴侣,而是用完美眼光看待不完美的伴侣。”
当出现这些信号的时候,咱别光想着挽留,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,让自己变得更好。
毕竟,最好的爱情,是在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之后才出现的。
发布于:浙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