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看中了一个灰色的Longchamp,迟迟没敢下单。
不是因为贵,而是我曾经不止一次,跟至少5个人说过,这个包很像去菜市场买菜的,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买。
这里郑重跟Longchamp道个歉,你很美,是我没眼光。
原来,比没钱更窘迫的事情,是推翻过去的自己。
但时间是流动的,身边的事物也在变化着,作为活生生的人,我们怎么可能一直保持不变呢。
蔡康永在一个采访里讲过:「不用急着给自己下标签,允许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上,都活在那个灰色地带里面,中文很可惜,把灰色地带描述成一个好像不是那么正面的环境。可是其实,灰色地带是最舒服的地方。」
我们曾经讨厌的人,可能10年后就突然理解他了;而那些誓死捍卫的价值观,也在各种舆论变化中,发生动摇,人不是僵化而固定不变的。
我们总得允许有一个灰色地带的存在,让我们这些飘忽不定、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浮动的灰灰人缓冲一下吧。
我们提供了 36 种常常处于灰色地带的状况,欢迎来测试,查看你的灰度。
-
朋友前段时间拉黑了一家吃了很多年的面包店。原因是她点了一份外卖,等了2小时,但送来的却不是自己点的那份。结果店员让她把错的那份给回外卖小哥,然后再重新下单,她无法理解这样处理方法。
她在心里默默跟自己说,再也不会买这家面包店。
为了能找到好吃便宜的面包,她在小红书上翻遍了同城的面包店,甚至私聊了一个五年没有联系的面包师朋友,问对方做面包的时候能不能算上她那份。
再一次让我感受到「黑白人」的决心,那些暗暗发的誓,最终都会有一个交代,不是说说而已。
拥护自己的原则是一件非常需要精力的事情,在任何可能会动摇的时刻,都会被提醒:「你自己说过的话都不记得了吗?」
天呐,好累。
所以一个没有原则的人,长期游荡在灰色地带,他们会不会只是不想太累?很多「非得这样」的原则,好像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,生活里没有一个随行的审判官,时刻监督你这件事有没有违背原则。
没有什么是必须这样的,而是我们可以有时这样,有时那样。
如果可以的话,有些对生活不会造成太大伤害的原则是不是也可以先放一放,顺便也放过自己。
发布于:广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