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小雯
前言
亲爱的,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受?
明明已经很努力了,可还是觉得自己“不够好”;明明别人根本没在意,你却总是自责、苛求,恨不得把自己逼到完美。
长期的自我消耗,让你陷进焦虑和抑郁的黑洞。每天醒来,你的第一念头不是“今天做什么”,而是“我会不会又失败”。你常常感到胸口压着一块大石头,呼吸都沉重。
可我发现,那些最终走出焦虑和抑郁、而且没依赖药物的人,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性:他们终于不再和自己较劲了,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第一位。
心理学家卡尔·罗杰斯说过:“当我不再逼自己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时,我才开始成为真正的自己。”
是的,当你停止和自己对抗,你就赢了一半。
一、为什么你总是和自己较劲?
很多时候,焦虑和抑郁的根源,不是外界,而是你对自己的苛责。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“内在批评者”。它像是藏在你心里的另一重人格,总在不断地挑剔你:
“你怎么又没做好?”
“别人都比你优秀,你凭什么休息?”
“如果你不努力,你就一无是处。”
你之所以总是和自己较劲,就是因为被这个“内在批评者”控制了。
成长环境的影响
如果你小时候,总是被拿来和别人比较,“别人家的孩子”成了你的阴影,那你长大后就容易习惯性否定自己。
社会评价的绑架
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,你会下意识地把自我价值和成绩、收入、地位捆绑在一起。于是,只要落后一点,你就会焦虑不安。
过度追求完美
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完美主义陷阱”。看似追求极致,实则是一种病态执念。因为完美根本不存在,你永远会觉得“不够”。
所以,很多时候你不是输给了别人,而是输给了那个不停鞭策你的“内在批评者”。
二、不再和自己较劲:走出焦虑的第一步
亲爱的,你要明白:真正把人拖进抑郁和焦虑的,不是失败,而是你对自己的无休止苛责。
而那些能够走出来的人,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:他们学会了不和自己较劲。
允许自己“不完美”
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 “自我接纳”。接纳不是放弃,而是承认自己的局限。
当你能对自己说一句:“没关系,我尽力了”,你就会发现,压力瞬间减轻了一半。
从“要做得更好”转向“已经够好”
焦虑的人,总是习惯用“我还差点”来衡量自己。走出来的人,却能换一种视角:“我现在这样,已经足够了。”
学会和情绪共处
焦虑和抑郁并不是敌人,它们是你心里的警报器。当你不再恐惧它们,而是和它们对话时,它们反而会慢慢消散。
三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,才是疗愈的根本
走出抑郁和焦虑的人,最终都会明白一个道理:你要先成为自己的靠山。
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“需求层次理论”:安全感和尊重感,是高于所谓成就感的。如果连基本的自我都不被照顾,再多外在的成功也无法让你快乐。
1. 先照顾好身体
睡眠、饮食、运动,看似简单,却是治愈的关键。研究显示,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,能显著缓解焦虑症状。
所以,请先放下苛责,先吃饱、睡好,再去谈努力。
2. 学会设立边界
焦虑的人往往太容易答应别人,太害怕拒绝。但你要明白,边界感不是冷漠,而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。
当你敢于说“不”,你就会发现,自己的生活突然轻松了许多。
3. 给自己“心理养分”
不要只顾着满足别人的需求。你要去做那些能让你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:哪怕是一杯咖啡、一次散步、一本喜欢的书。
心理学上称之为“积极体验积累”。这些小小的快乐,会像储蓄一样,慢慢增强你对生活的热爱。
四、你要学会的三种心理练习
1. 自我对话
每天花五分钟,对自己说一些积极的话:
“今天的我,已经很好了。”
“我有不足,但我也有价值。”
“我不需要完美,我只需要真实。”
这种正向暗示,能逐渐削弱你内心的批评声。
2. 正念练习
正念,就是把注意力拉回当下。焦虑的人常常活在未来,抑郁的人常常困在过去。只有正念,能让你回到此刻。
每天花十分钟,安静坐下,关注呼吸,感受身体的每一个部位。你会发现,心慢慢安静下来。
3. 情绪日志
当你感到焦虑时,写下:
我在担心什么?
这种担心最坏会导致什么?
有没有证据证明这种担心一定会发生?
你会发现,很多焦虑只是虚惊一场。
五、走出焦虑的关键:温柔对待自己
亲爱的,你要明白:人不是机器,你不可能永远高速运转。
走出焦虑和抑郁的人,往往都有一个共性:他们开始学会温柔地对待自己。
他们不再和别人比较,而是学会和自己和解。
他们不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目标,而是开始倾听内心的声音。
他们不再逼迫自己去迎合,而是敢于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。
心理学有个概念叫 “自我慈悲”。它的核心是:当你失败或痛苦时,不再苛责自己,而是像对待朋友一样,给自己安慰。
想一想,如果是你最亲的人受挫了,你会怎么对他说?你一定会安慰、鼓励他。那为什么对自己时,你却只会责骂和否定?
请你记住:你也值得这样的善意。
六、梅娘说
亲爱的,当你被焦虑和抑郁困住时,请记得:真正能救你的,从来不是别人,而是你自己。
不要再和自己较劲了,不要再拿“别人家的标准”折磨自己。你要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,把自己放在第一位。
正如罗杰斯所说:“当我真正接纳自己的时候,我才开始改变。”
愿你从今天开始,学会放过自己,学会爱自己。因为当你成为了自己最坚定的依靠,你就再也不会被焦虑和抑郁打败。
真正的自由,不是没有压力,而是在压力下依然能温柔地对待自己。
发布于:江苏